各学院团委、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为汇聚青年智慧力量,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服务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推动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决定举办首届中国邮轮创新创意大赛。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背景
随着全球邮轮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邮轮市场正释放出巨大潜力。为推动中国邮轮设计专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发掘与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人才,构建人才培养与创意孵化的双向赋能体系,汇聚青年群体的智慧力量,探索邮轮设计在功能美学、绿色科技、人文体验等维度的全新可能,为国产邮轮设计产业注入蓬勃生机与创新动能,特举办邮轮创新创意大赛。
二、赛事目标
1.培育邮轮设计创新人才梯队,发掘、吸引并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的邮轮设计人才,为中国邮轮产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2.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桥梁,深化高等院校与邮轮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意设计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3.征集引领未来的邮轮设计解决方案,为国产邮轮设计注入新活力,拓展发展新思路与新方向。
三、组织架构
2.主办单位: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3.承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4.支持单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
四、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
(1)面向学校内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不限,可跨校、跨学科组队;
(2)每个团队原则上不超过5人,参赛者须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受其委托参赛且为项目核心团队成员。
2.参赛项目
A命题:邮轮主题元素及艺术设计
邮轮主题创新设计及相应的艺术效果设计,提供主题创意设计描述和说明,面向邮轮主题元素,形成内装效果、灯光氛围、功能场景、互动体验、娱乐设施、主题IP等创意作品。作品应包含但不限于设计图、设计方案、技术参数、视频等形式,以便展现设计理念。
B命题:邮轮外观造型及涂装彩绘设计
外观造型及涂装彩绘设计需从创新性、实用性等多维度系统考量,造型设计可突破传统邮轮的线型轮廓,同时兼顾航行稳定性;涂装彩绘设计形成兼具视觉冲击力与工程可行性的完整方案。具体要求见附件1。
典型内装功能区域设计需要兼顾美学价值与功能性,主题正向积极向上,设计方案需涵盖功能分区规划,结合材质纹理、色彩、灯光层次及艺术装置等,确保美学表达与安全舒适性的统一。具体要求见附件2。
3.作品提交
(1)报名阶段:各参赛选手于2025年9月25日前将参赛作品报名表(附件3)及推荐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4)发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邮箱:chuanbokexie2025@163.com。参赛作品报名后相关信息包括作品名称、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等不得更改。
(2)作品提交:已报名竞赛的选手,于2025年10月25日前将参赛作品相关材料按照规定格式发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邮箱:chuanbokexie2025@163.com。
4.原创及知识产权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未在其他比赛中获奖或公开发表,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如发现抄袭或侵权行为,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大赛主办方有权将参赛作品进行展览、出版、宣传等,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五、赛事安排
阶段 | 时间安排(2025年) | 主要内容 |
报名阶段 | 9月25日前 | 报名并提交参赛团队信息 |
作品提交阶段 | 9月26日-10月25日 | 提交电子版参赛作品 |
初审阶段 (网络) | 10月26日-11月10日 | 专家初评,筛选进入复赛名单 |
复赛及答辩 | 11月11日-11月30日 | 完善作品并答辩,综合评审打分 |
公示及颁奖 | 12月1日-12月30日 | 公示获奖名单并举办颁奖仪式 |
六、评审与奖项设置
1.奖项设置
(1)大赛各类别分别设置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优胜项目将颁发奖金、奖杯及证书,获奖优秀个人将优先获得企业实习/录用、参与邮轮设计项目、专业导师一对一指导等机会。
(2)各比赛项目一、二、三等奖分别颁发奖金30000元、20000元、10000元。
2.参赛评选标准
(1)创新性(40%):设计理念独特新颖,在外观、功能、技术应用等方面有显著创新,突破传统邮轮设计思维。
(2)可行性(30%):设计方案在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具有可行性,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实现或经过进一步研究开发可实现。
(3)实用性(20%):充分考虑邮轮运营和乘客需求,设施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能提供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4)完整性(10%):作品内容完整,包括设计图、设计理念、技术参数说明等,且表达清晰、规范。
七、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松
电话:13144539665
咨询QQ群:783657760

八、附件
附件1.docx邮轮外观造型及涂装彩绘设计要求
附件2.docx邮轮典型内装功能区域设计要求
附件3.docx参赛作品报名表
附件4.docx推荐参赛作品汇总表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5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