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创新创业公示板

【创新】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校内选拔赛暨第十一届校赛的通知

发布者:校团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8    浏览次数:10

各基层团委,各位同学:

为进一步做好科技后备人才发现和培养工作,充分发挥TRIZ理论在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力,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团队合作和批判精神,助力高校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摇篮,营造创新氛围。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组委会决定,拟定于20254月至8月举办第十三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为第十三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选拔优秀参赛作品,经研究决定,将启动第十三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校内选拔赛暨校第十一届“TRIZ”杯创新方法校赛,大赛由航建学院团委与TRIZ发明与创新协会承办。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一)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吸引、鼓励大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普及推广TRIZ理论,以赛促教,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愿,让大学校园的创新活力在积极竞争的良性循环中得到激发。

(二)提升大学生创新综合能力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引导大学生实践创新精神、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创新技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三)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为大学生整合各类创新创业相关的科技服务,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成果转化,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和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鼓励、支持真正的原始性创新。

二、参赛对象及作品分类

(一)参赛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20203月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

(二)参赛作品分类

学生组: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生活创意类、创业类及高职高专类。

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三、参赛条件

1、报名要求

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和生活创意类报名要求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由学校有关负责部门统一组织推荐报名参赛,指定一名教师作为联络员,指导参赛人员填写申报材料,全校汇总后按大赛组委会要求报送。每个参赛团队,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专业指导教师1人,TRIZ指导教师1人。所有参赛团队均需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参赛。

创业类报名要求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20203月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参赛项目需由团队所在高校进行统一推荐报名。创业类参赛项目团队需经过20学时以上的TRIZ理论培训。每个参赛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TRIZ指导教师1人。

2、作品要求

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和生活创意类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应构思巧妙,具有较强创新性、新颖性,原创性;参赛作品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突出的作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参赛作品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有望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创业类作品要求

参赛团队应结合团队自身经营的项目或产品情况,运用TRIZ理论工具进行技术革新或发明创造;参赛作品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参赛作品应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并具备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提交要求

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参赛队将作品方案(包括:发明创意、原理图、原理、设计创新点等)、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或受理通知等、查新报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销售合同、用户使用报告等材料作为作品申报书附件一同上报。

四、比赛奖项设置

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意设计类、生活创意类、创业类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其中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将推荐参加第十三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

五、校赛流程

(一)请各参赛队负责人加入“哈工程第十一届TRIZ杯校赛”QQ群(群号:379170729)并及时关注群内消息,材料收取、校赛答辩等具体信息将在群内通知。

(二)请各参赛队伍于64日中午1200前上交答辩ppt,具体材料提交方式见QQ群内通知。

(三)第一阶段为盲审环节,会按照一定比例选取优秀的作品进入第二轮的答辩环节;第二阶段为答辩环节,于67日举办校赛答辩,具体时间、地点以及答辩方式以后续通知为准。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卢晓宇(18581320824),陈岩(13845062635

附件:各类申报书.zip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团委

202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