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校青协爱在明天支教团开展了2025年春季学期的第一次星光支教活动。新学期新气象,爱在明天支教团的成员们依旧满怀热情地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此次活动由吴佳琪、邓桥带队,其分别负责二年级和四年级的支教工作。此外,负责二年级的志愿者有:李宇馨、赵悦如、蔡雨露、李子帆、秦奕潼、樊雅茹六位。负责四年级的志愿者有:温陆昊、吴雨涵、王伟杰、王一竹四位。
李宇馨:站在团结小学的讲台上,看着台下孩子们纯真的脸庞,我的内心满是期待与紧张。这一次,我要给他们讲述遵义会议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以为晦涩的历史知识会让他们感到乏味,没想到,当我将那段历史拆解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互动时小手如林,问题一个接一个。他们的好奇与热情,让我坚信,红色的火种已在他们心中种下,未来必将绽放出绚烂光芒。
图为李宇馨教学现场实拍
赵悦如:今天去小学宣传遵义会议,看到孩子们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眼神,深感责任重大。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通过讲解,孩子们对这段历史有了初步了解,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让我感受到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希望这次宣传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在未来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图为赵悦如教学现场实拍
蔡雨露:站在团结小学的讲台上,望着台下孩子们清澈的眼眸,我感到责任重大。当用"小马过河"的故事诠释遵义会议的实事求是精神时,有个男孩举手问:"老师,遇到困难时怎么知道该坚持还是改变呢?"这稚嫩的提问,正是红色教育的意义所在。红色精神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埋进幼小心灵的火种。当孩子们未来遭遇迷雾时,这簇火苗或许就会照亮他们前行。
图为蔡雨露教学现场实拍
李子帆:3月12日下午,有幸到团结小学宣讲遵义会议。看着孩子们澄澈的眼睛,从最初的懵懂,到后来被红军故事吸引,眼中闪着敬佩的光,我真切感到传承红色基因的意义。为了让他们听懂,我把复杂历史化作简单故事,同时加深了我对遵义会议的理解。每一次讲述都是红色火种的传递,希望这些故事能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激励他们勇敢追梦,茁壮成长!
图为李子帆教学现场实拍
温陆昊:在星期三,我有幸来到团结小学宣讲沂蒙精神。我以渊子崖村自卫战史诗与沂蒙红嫂传奇为经纬,通过沉浸式讲述与童趣互动,让战火纷飞中的军民鱼水深情在孩子们心中具象化。这次实践让我领悟到,红色教育不应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的情感共振。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愿化作一座桥梁,用青春话语让红色记忆焕发新生,让沂蒙山的花种在更多心田绽放。
图为温陆昊教学现场实拍
吴雨涵:三月十二号下午,我有幸踏入了团结小学,传递红色沂蒙精神的火种。在宣讲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热情如潮水般涌来,他们专注的眼神,积极的互动,无不映射出中华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未来,我愿继续行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尽绵薄之力。感激这场宣讲之旅,它让我与团结小学的孩子们一同成长。
图为吴雨涵教学现场实拍
王伟杰:3月12日,我有幸在哈尔滨团结小学的校园里,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沂蒙精神的宣讲活动。我深刻感受到,这次活动让沂蒙精神如同一股清泉,不仅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更种下了爱国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我和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以实际行动践行沂蒙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王伟杰教学现场实拍
王一竹:在星期三的午后,我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希望小学,为六年级的孩子们讲述沂蒙精神。起初,站在讲台上的我手心冒汗,但当以“沂蒙六姐妹”的故事开场时,孩子们瞪大眼睛追问:“她们后来怎么样了?”纯真的目光和热烈的互动让我瞬间放松。通过渊子崖村自卫战和红嫂的故事,我引导孩子们用童真的视角触摸革命先辈的纯粹——他们不懂战略布局,却能感受到八路军叔叔的勇敢;他们未历战火,却为红嫂省下口粮救伤员而红了眼眶。宣讲结束时,一个小女孩认真地说:“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这一刻,我触摸到红色基因的传承:沂蒙精神不在宏大的叙事里,而在孩子们清澈目光中悄然生长。
图为王一竹教学现场实拍
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星光活动的圆满完成,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努力。本次活动我们一共走进了10个班级,将遵义会议精神与沂蒙山精神讲授给小学生300余名。爱在明天支教团以新颖形式讲红色故事,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红色的种子。
以爱相伴,星光筑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在明天支教团始终在路上,希望点滴温暖能支持孩子们仰望星空,奔赴星辰大海。
图源:李玉霏、彭星宇
文案:张晴、易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