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各位同学:
为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将前沿技术与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融合的能力,鼓励团队合作,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推动高校计算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高校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的水平,定于2023年5月4日举行“第八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初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对象
创新赛道每支参赛队最多由 3 名队员组成,创意赛道每支参赛队最多由2名队员组成,参赛队员原则上只允许调整一次,最迟必须在复赛提交作品截止时间前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获得批准后方能调整参赛队员;
每个参赛队必须有一名指导老师,最多两名。指导老师必须是参赛队所属高等学校的正式教师。一位指导老师可以作为多支参赛队的代表,负责竞赛活动中的指导和联系等工作。指导老师必须保证所有队员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二、竞赛时间
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 2023 年 5 月 4 日。
三、报名方式
每个参赛队可在竞赛官方网站(http://www.appcontest.net) 完成报名。参赛队员应是高等学校的在册和在校学生。参赛队伍在网站填写报名表,报名表需要由所有队员签名(可电子签名)后提交至网站。晋级至复赛阶段需要提交具有所在学校(或学院)教务部门盖章或指导教师签名(可电子签名)的报名表。
四、竞赛等级
Ⅰ级竞赛
五、主办单位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六、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中创意赛道的作品须以iOS/iPadOS系统设计开发的应用程序(App)为原型,并须符合iOS/iPadOS系统的产品特性。创新赛道的参赛作品须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创性应用程序(App),参赛App应基于iOS/iPadOS系统设计开发,并须在iOS/iPadOS相关设备上顺畅运行。鼓励参赛队伍下载使用Swift语言进行开发。
作品主题须紧扣竞赛推荐的应用领域及其他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健康医疗、环保、养老、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物流、与社会创新相关的物联网、食品安全、与社会服务相关的大数据/云服务等。参赛者可自由命题,自行搜集、获取相关数据,提供解决方案并能在移动设备上实际运行。
参赛队伍须将参赛作品上传至本次竞赛官方网站。在上传参赛作品时,各参赛队须按本规程的要求提交参赛作品相关说明信息。报名截止日期之前,各参赛队伍可随时修改、完善、更新已提交的报名信息。创意赛道与创新赛道初赛不区分评审,各参赛队伍初赛晋级后需选择任一赛道继续参赛。
初赛提交参赛作品时,必须提交作品说明文档(App简介),可自主选择提交App效果图、宣传海报等。
进入复赛提交参赛作品时,选择创意赛道的参赛队伍必须提交作品说明文档(App简介)和视频,可自主选择提交产品原型图。选择创新赛道的参赛队伍必须提交作品说明文档(App简介)和视频,可自主选择提交部分源代码。
进入决赛后,创新赛道的参赛队伍可对作品继续进行完善,但不能变更作品主题和内容,并根据决赛要求提交视频和可在移动设备中运行的App应用。参赛作品以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提交的最后一版为准。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如有上线至App Store的需求,组委会可免 费为其提供开发者账号,在准备作品演示的过程中(决赛参赛作品须能进行现场演示),苹果公司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七、评审规则
本次竞赛创意赛道分为初赛、复赛两个阶段;创新赛道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评审专家将从评委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组委会将对评审过程进行监督。初赛和复赛均采取线上评审方式,决赛采取公开答辩的评审方式。
八、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的评审结果由竞赛专家委员会审定,并在竞赛官方网站公布。获奖证书由竞赛组委会统一印制、颁发,颁奖典礼在决赛评审结束后进行。具体奖项设置详见官网。
获奖结果公布后,竞赛组委会对获奖作品保留10天的质疑投诉期。投诉者应提供真实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及详细证据以证明获奖作品参赛队伍存在违规行为。竞赛组委会将在收到实名投诉后进行调查。如确认参赛队伍违规,竞赛组委会将取消该队伍参赛资格。
九、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竞赛办公室设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落实竞赛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 1.竞赛官方网站:http://www.appcontest.net;
2.竞赛官方邮箱:appcontest@zju.edu.cn;
3.竞赛官方QQ群:390810691,进群请备注“2023年参赛”;
哈尔滨工程大学参赛学生群:484490272(有关竞赛的相关信息将会在群内通知,请参加大赛的同学加入此群)
共青团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