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启航之星

【启航之星】第244期:张舒涵

发布者:启航大学生传媒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22    浏览次数:2539

【人物简介】张舒涵,男,中共预备党员,船舶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担任船舶工程学院学生委员会委员。曾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三次,数学竞赛三等奖两次,优秀志愿者称号等。

前言

张舒涵出生在河南省新乡县一个农村家庭。在他童年时期家庭贫困多病多灾,父母总是早出晚归外出务工,相处时间十分有限。虽然如此,父母仍最大限度的支持他,从未给他带来任何负面影响,用他自己的话就是:“父母永远的无条件的鼓励和支持就是我成长阶段最好的礼物。”

师为尊长,敬如至亲

幸运的是,家庭教育的不足得到了良师益友的弥补。张舒涵在小学遇到的一位刚大学毕业的老师,以严厉的教学态度使他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取得了学习的进步;以昂扬的三观使他在童年时期就埋下了对真善美追求的种子,有了指引前行的灯塔;以温润的性情帮助他形成了健康完整的人格。无论是在学校、补习班还是兴趣班,张舒涵都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给他人生带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可谓至幸,他也时常感念他们。在这些老师的影响下,他渐渐对教育事业有了崇高的敬畏。

投身志愿,认识自己

大学时期,张舒涵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因为自己的偏见,也没有去参加学生工作。除了学习之外,迷茫时常伴随着他。他想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渴望成长。他相信唯有剥去了利己的外衣,才有希望去了解真正的自己,才能在与生活的交融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于是他选择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其中的“筑梦行动”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每周末去家庭贫困的孩子进行家教,一共持续了四个学期。两年时间,春夏秋冬,哪怕是冰城酷寒的冬天,张舒涵和他的搭档都会在周末步行去到孩子家中进行家教。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和孩子相处的开心、家长的和善,也经历了孩子不听话,学习停滞的失落等等。“做点实事是很难得的”,他看着孩子在自己的帮助下掌握了一些知识,取得了一些进步,他的心理十分宽慰,也更加理解教育的意义。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响应号召到基层去

疫情期间,在学院老师的引导下,张舒涵又对开始自己的未来进行思考,连续几个月的纠结都没有结果,迷茫之际看到了一篇大学生热议习总书记回信的报道——“趁年轻,到基层”,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指引,决定将自己成长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找机会到基层去。张舒涵在心中暗暗立誓:“本科阶段不行,硕士阶段去,还不行,就工作了再去。”也是从这时起,他在心中埋下了支教的种子。

张舒涵在大学时期积极入党,在2019年11月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对他来说,入党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是在他认识党、认同党之后做出的决定,也是一个心灵净化的过程。他相信思想决定行为,唯有真正做到了思想上入党才能做出党员的行为。在这个方面,他对自己不认可的事情有着愤青一般的不满,“那些满是私心杂念的虚伪的投机分子是令人不耻和唾弃的,我时刻在愤懑中以此为反面教材,与之划清界限,不断反思自己。”他也相信行为也会反哺思想,只有坚持去做自己认可的事,才能从中吸取能量,永葆本色。这也是他决心支教的第二个原因:用实际行动去奉献自己,以获得锻炼和成长。

听从本心,无问西东

张舒涵决定了走支教这条路之后,先告诉了自己的老师,老师在和他认真沟通后并不赞同他的想法,但还是支持他自己做的决定。正式提交申请后,学院的导员非常支持他,并积极帮助他。同学的质疑最为直接,认为他放弃确定的保研去争取不确定甚至没把握的支教是不明智的。那段时间,压力也很大的张舒涵为了避免这个话题,对于他人的关心总以“我乐意”敷衍过去。直到他答辩的时候才坦言道:“其实我自己也很担心,不过支教的种子早已埋下,我还是决定尝试让它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