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同济大学联合召开2017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哈尔滨工程大学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校党委副书记夏桂华代表学校参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培育建设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7〕34号)的要求,教育部于今年9月开展了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申报工作。在单位自主申报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推荐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进行了审核认定,哈尔滨工程大学获评高校主导型“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称号,这是我校在获评教育部“全国深化创新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后的又一殊荣,“高原之上竖高峰,创新基础育创业”的工作理念成效彰显。
近年来,我校在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上进一步落实 “三三制”(“三全教育理念”和“三段式工作体系”)创新创业工作模式,以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坚持教育与实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形成一条从“创新创业理论”到“创新创业实训”,进而提出“创新创业计划”,最终实现“实体创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项目培育链条。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校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硕果累累。
以兴趣引导为切入点,拓展学生创新创业“高原”广度
学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工作从最初的“竞赛牵引型”不断地向“兴趣引导型”升级,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普及率。
2017年,学校第8届“启航杯”大学生科技创新普及竞赛,1474件作品,4000余人参赛;第23届“五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040件作品参赛,3000余人参赛;第18届“五四杯”大学生创业大赛,255个团队、1040人报名参赛,同比增长240%。学校还积极开展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引导型、普通型、重大型及特殊资助型项目)立项工作,结题项目1661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需求。
此外,我校选聘150名“双创导航员”指导低年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举办“科创沙龙”“科创讲坛”“创业大讲堂”等近200场,让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就能够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据统计,我校创新创业活动在学生中的普及率超过82%,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幅度增强。
以特色竞赛为着力点,夯实学生创新创业“高原”厚度
学校通过培育孵化高水平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逐步形成了以校内“五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基础,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校外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为牵引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
学校年均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近100个,年均获得国际、国家和省级竞赛奖项超600项,年均承办国际、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近10项。2017年,学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2银2铜,三届比赛共获得1金4银4铜的好成绩,连续三年在“互联网+”大赛中成绩位居黑龙省高校首位,“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分别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点触式验证码云安全系统”“外骨骼机器人”“水下泵喷式蛙人推进器”等获奖项目通过参加高水平竞赛加速产品迭代,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速了学生创业团队的市场化发展。
以科技创新创业为核心,打造学生创新创业“高峰”的“产业链”
学校依托启航活动中心,建成了占地5000平米、跨越5个楼层的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构建了“五区一厅”格局(即意识普及区、创客培养区、产品研发区、创业苗圃区、创业街区和创业咖啡厅)的递进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
“创立方”集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创新创业信息交流、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创新创业培育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服务各类跨学科、跨年级、综合性的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从“竞赛型创新”升级为“市场型创新”,进而通过创业实践实现市场价值,打造学生创新创业“高峰”的“产业链”。“创立方”中的创新创业团队不仅涵盖了机器人、水下潜器、无人机、互联网+、智能设备、虚拟现实技术、文化创意和绿色农业等领域,更是培育出了哈尔滨奥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微触科技有限公司等千万元融资级别的学生创业公司,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先后4次来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调研并指导基地建设。
2017年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完成了188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实践训练,覆盖学生近千人,新成立学生创业公司11家,创业街区在孵企业14家,全年营业额超千万元,3家企业入选哈尔滨市科协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工程,6人获黑龙江省青年创业奖,孵化企业也通过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等各类展会,开辟市场,加速成长。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工作中,我校与时俱进、务实创新,不断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升创业指导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推进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
据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是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结合实践育人和国家创新创业战略布局从2015年起共同开展的一项创建工作,旨在积极推动高校实践育人深入开展,形成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新格局。2017年共遴选出高校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社区主导型、行业企业主导型四类共50家“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