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丁丁喜欢游泳,看电影;杨卓喜欢唱歌、跳街舞;候开阳喜欢下棋、听音乐,闲暇时候总与棋友对弈几局;孙金、刘文哲则在大学期间积极投入科创,已获得不少奖项;刘梦喜欢读书,与大师进行精神上的交流;王嘉齐则以“至繁归至简”为座右铭并付诸行动。
这七名同学皆为水声学院2015级的本科生,也是ICELAB团队的成员。他们虽然爱好各异,却都对创业有着共同的热情。今年10月,他们创办的“ICELAB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驻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产品研发区,并在第18届“五四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在创业路上,这支年轻、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团队正协心同力、奋发图强、焕发光彩。
“梦工厂”的前世今生
“我们团队是上学期期末正式成立的,但开始着手设备的制作却已经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早在大二上学期时,一次偶然,孙金和实验室里的其他四位伙伴一起加入了“振动与声基础”专业课教师陈文剑的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做实验、研发设备,这就是ICELAB团队的雏形。
随着不断累积,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这时,团队的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商议,既然成果显著,就应该将成果实际化、完善化,将其发展为创业项目让更多人受益。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团队内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连同指导老师在内的一部分同学认为,团队已经有能力和资本,应当勇于挑战;另一部分同学则觉得能力、经验不足,害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在学院老师们的激励和帮助下,团队决定开展创业项目。
“刚开始,大家心里都没底,谁都没有做过,谁都没有经验,但既然做了,我们就要做到最好。”团队面向学院招募了几位沟通能力、宣传能力、文字能力突出的同学。至此,这支包括10名本科生、2名研究生和1位指导老师的ICELAB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成功入驻创立方·创客工场。
“ICELAB”这个名字中“ICE”意为冰,代表着团队主要研发的南极科考相关设备,“LAB”则是“labor”的缩写,意为实验室。“ICELAB”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冰雪实验室,实际上,这也是团队每一个人的梦工厂。
创业路上的引路人
“创业这条路上,困难多了去了!”ICELAB团队所研发的设备,主要为极地科考所需要的仪器,专业性非常强,对于理论和成品精细度的要求极高。此外,时间协调又是一大难关。每位同学都有着自己的学习安排,各自有各自的课程,很难凑到一起协商讨论。
可是,在一群有着青春热血、激情信心的年轻人面前,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时间凑不到一起,就各司其职、各自奋战;白天没时间,就挑灯夜战、埋头苦干;理论知识不够,就翻书百遍、求助老师;实践经验不足,导师与研究生学长、学姐手把手地教导、一步步地带领他们披荆斩棘。
“我们的导师陈文剑老师就像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指路明灯,受他的影响才有了我们这个团队的成立。ICELAB从无到有,从刚开始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小有成就,每一步都离不开陈老师的指导。每当我们在迷雾中找不到路的时候,他总能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是他训练出来的兵!”对于团队成员们来说,陈文剑老师不只是创业团队的导师,更像是自己创业路上的指路人。
“刘导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是勇气,其次是资源,让我们从以前不敢想不敢做,到敢想敢做。”孙金口中的刘导,就是水声学院团委书记刘铁。“他是我们创业十字路口的指示牌。”
ICELAB团队还得到了校团委的支持,团队在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产品研发区培育室中成长,获得了很多硬件支持和技术指导,使团队能够少走弯路,没有后顾之忧。
校团委、导师、辅导员、学长学姐……正是因为这一位位引路人的指引,才让这群富有激情与创造力的年轻人可以用青春作画,描绘梦想的样子。
成功从来不是靠运气
今年的“五四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作品共计255件,仅有40件进入决赛,10项获得金奖。ICELAB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个。
信任队友,是团队能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团队里的大多数成员都身兼数职,分别在学校或学院担任学生干部,时间上的交错,使得团队成员必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同时,必须与队友建立充分的信任与默契。技术型人员能够将专业知识用于研究,宣传人员能够将项目所有的特点与特色完美展示……
项目本身,是决定团队能否成功的根本。倘若唯有一腔热血而无实际成果,说得天花乱坠而实际作品却拿不出手,再好的演说家也无法服人。ICELAB团队所研发的极地科考设备具有独特性,这些仪器在国内其他地方可能都很少找到研发者,甚至与其他国家有相互比较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创新,做前无古人之事,是最吸引人的。
善于取舍,则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在决定创业时,或者更早,在决定参加这个项目时,团队中的每个人就已经做好了取舍。同学聚餐K歌的时候,他们可能在实验室中埋头测量;室友早已酣睡的时候,他们可能依旧在书本间翻阅思索……这些取舍始于兴趣、出于真心,也恰恰是因为这些取舍,成就了如今的他们。
“这是一场属于我们青春的聚会,我们在这场聚会中互相成就、共同成长”,孙金笑着说。在项目开展的两年中,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收获良多,每一个人都将这个项目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与事业。
“人生有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用脚走,叫做现实。”团队怀揣着梦想,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的创新道路,以梦为马,以勤为铭,书写着他们的青春年华,共享共享这场青春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