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团讯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暨至信书院“三下乡”赴漠河市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者: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刘蔓仪  发布时间:2025-08-28    浏览次数:30

8月14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团前往黑龙江省漠河市,围绕边境乡村振兴、红色文化教育、科创支教实践三大板块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强化青年学子使命担当。

01 赓续哈军工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814日,实践团在漠河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前往“五・六”火灾纪念馆、松苑公园、白桦林及北极星广场。

在漠河市“五・六”火灾纪念馆,实践团成员参观馆内实物遗存、灾后照片及场景复原展区,了解1987年“五・六”火灾的历史背景、灾难过程及灾后重建情况。馆内陈列的人民解放军参与灭火的相关史料、全国各族群众支援物资的清单,让成员们直观认识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涵,深化对爱国精神的理解。

随后,实践团前往松苑公园。该公园是全国罕见的城市原始森林,在“五・六”火灾中未被烧毁,现成为爱国主义与生态国防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参观公园内的“五六火灾”纪念碑,了解漠河人民在火灾后重建家园的历程,认识到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的顽强意志与团结精神。

在白桦林区域,实践团成员实地观察白桦树生长状态,结合漠河边疆建设历史,理解边疆建设者长期坚守岗位、奉献国家的精神,进一步强化自身扎根岗位、服务国家的意识。

日落时分,实践团抵达北极星广场。成员们登上广场153级台阶,参观“腾飞”雕塑,了解该雕塑所象征的漠河地理定位与发展愿景。站在广场高处,成员们观察漠河市城市风貌与周边自然环境,明确“中国最北”地理标识背后的精神意义,坚定传承哈军工精神、投身强国建设的信念。

02 聚焦边疆发展,调研基层建设与党员作用

815日,实践团在漠河市北极村开展实践活动,走访漠河林场消防指挥部、北极村村史馆及中国最北党员驿站,调研基层治理、乡村发展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

上午,实践团走进漠河林场消防指挥部,参观指挥部内陈列的现代化灭火设备,包括背包式灭火枪、灭火水泵等装备。在工作人员讲解下,成员们了解各类装备的功能、操作流程及适用场景,并部分成员现场体验背包式灭火枪操作,掌握基础使用方法,同时了解林场消防人员日常工作机制,认识到科技在森林防火中的支撑作用及消防人员的职责使命。


随后,实践团前往北极村村史馆。馆内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等,展示北极村从拓荒时期到发展为旅游名村的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物品、产业发展成果等。成员们通过参观,系统了解北极村村民扎根边疆、建设家园、守护国门的历史,明确“最冷最北最忠诚,最偏最远最放心”精神的实践体现。

下午,实践团抵达中国最北党员驿站。在驿站工作人员介绍下,成员们学习“兴安开路人”“铁道子弟兵”、知青及各行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了解这些群体在漠河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贡献,认识到基层党员在推动地方发展、服务群众中的引领作用,深化对“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理念的理解。

03 助力生态振兴与教育普及,践行青年责任

816日,实践团围绕生态保护、乡村产业创新及教育帮扶开展实践活动,先后前往漠河林场、北极村“我在北极有块田”基地及漠河市中心小学。

在漠河林场,实践团成员了解林场基本情况。该林场为我国最北地方国营林场,森林覆盖率达92.66%,是北疆重要生态屏障。成员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调研林场生态管护模式,包括林木培育、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机制,学习“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发展理念,认识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

随后,实践团前往北极村“我在北极有块田”玉米云养田项目基地。成员们实地查看玉米生长情况,了解“云养田”模式的运营机制,包括认养流程、信息公示、农产品配送等环节,认识到该模式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凝聚社会力量关注边疆发展中的作用,调研其对北极村乡村振兴的推动效果。

下午,实践团在漠河市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成员刘蔓仪以近现代历史故事为内容,为学生讲解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内涵,介绍抗联战士、当代戍边英雄的事迹,并分享哈军工精神的传承情况,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成员孙一涵播放哈尔滨工程大学实验室研发的智能车视频,用通俗语言讲解智能车工作原理及科技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活动最后,志愿者操作无人机,带领学生进行航拍体验,让学生从空中视角观察校园及周边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技与家乡的热爱。

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学习参观、支教帮扶等形式,让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子们深入了解边境乡村发展实际,强化了爱国主义精神与使命担当。实践团成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哈军工精神,发挥智能学科专业优势,未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与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年力量。

                                          通讯员:刘蔓仪

文章录入:校启航大学生传媒中心 何荣智

文章审核:校启航大学生传媒中心 李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