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阳光论坛第905期——时代楷模、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的故事讲座在校举行。彭湃烈士孙女、彭士禄院士之女彭洁,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为全校600余名师生讲述了彭士禄院士波澜壮阔的一生。
讲座伊始,彭洁以彭湃家族“满门忠烈”的红色基因为引,深情回顾了父亲幼年颠沛流离、百姓冒死保护的坎坷经历。从赴苏联深造时全科满分的辉煌成就,到回国后带领团队用算盘计算反应堆参数的艰苦岁月,彭洁详细讲述了彭士禄院士如何隐姓埋名三十载,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攻克核潜艇核心技术的壮举。面对技术瓶颈,彭士禄院士提出“用粗管道解决细管道难题”的逆向思维,展现了非凡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科研创新的伟大精神。
当彭洁展示彭士禄院士亲笔写下的“感谢老百姓养育”、锈迹斑斑的计算尺以及1970年“长征一号”核潜艇下水画面时,现场数次响起热烈掌声。“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事业,足矣”,彭士禄院士的临终遗言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
学生现场提问环节
学生与彭洁交流
核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锐扬表示,作为核专业学生,不仅震撼于他赴苏联攻读原子能时“全科满分”的刻苦钻研学习知识的毅力,更深刻理解了“热工计算”“反应堆控制”等课程背后彰显的中国智慧。2023级本科生李家成则感慨于彭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的奉献精神,认为正是无数“无名者”的耕耘,才托举起大国重器。2023级硕士研究生杨文渊深刻认识到,在关键技术攻关中,既要有“垦荒牛”的孤勇,更需要“大力协同”的胸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