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团情动态  新闻

【军工英才】铭记历史 传承使命——第十八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军工英才”培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者:校团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46

为加强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420日上午,组织第十八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军工英才”培训班学员、研究生支教团、校团委学生助管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学员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集体悼念等形式,重温民族苦难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直面历史:罪证陈列中的沉痛记忆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员们依次参观了细菌战体系、人体实验、细菌武器研制等展区。展馆内陈列的3000余件文物、2805名殉难者名单墙,以及冻伤实验室、毒气储藏室等复原场景,以铁证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暴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殉难者名单墙”,3000块石碑上镌刻的姓名中,1549人被证实为人体实验受害者,1256人死于细菌战攻击,另有195块无名石碑纪念未查明身份的死难者。学员们驻足凝视,通过扫描展品二维码聆听历史细节,深刻感受到侵略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以史为鉴: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振兴!”在陈列馆出口的留言台上,学员们纷纷写下感悟。一名学员表示:“触目惊心的罪证警示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守护人民尊严。作为军工领域的后备力量,我们更应肩负使命,为国防科技贡献力量。”  

赓续精神:爱国教育的生动课堂

此次实践是“军工英才”培训班“沉浸式思政课”的重要环节。通过直面民族创伤,学员们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 据悉,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近年来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热门地标,累计接待观众超227万人次。未来,青马工程学员还将通过主题研讨、志愿宣讲等形式,传播历史真相,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无言,罪证为鉴。此次活动以史育人,引导青年学子在铭记苦难中凝聚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正如展馆结束语所言:“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捍卫和平,开创未来。”

活动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锈迹斑斑的细菌弹壳前,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读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我们既要以科学精神戳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更要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力量。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铭记苦难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历史辩证法的智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人类文明新形态。

 ————“军工英才”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科生管思哲

参观结束,走出陈列馆,阳光洒落身上,可我的心情依旧沉重。那段惨痛的历史虽已成为过去,但它带来的伤痛与教训永远不应被遗忘。我们要以史为镜,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同时,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用知识与智慧充实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贡献“军工英才”的力量,让那段悲惨的历史化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永恒动力。

 ————“军工英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生郭猛

参观 731 部队罪证陈列馆,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它让我铭记历史的伤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子,我将以此次参观和培训为契机,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青年,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让历史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让和平的阳光照耀中华大地。

 ————“军工英才”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本科生林世康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肩负双重使命:既要像黑匣子般铭记历史真相,又要以开拓者的姿态面向未来。这段历史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馈赠,而是需要每一代人用智慧与力量捍卫的珍宝。今天的中国已不再任人欺凌,但国际局势依然暗流涌动。从科技竞争到意识形态博弈,青年一代的使命从未褪色。我们或许无需直面硝烟,但需以知识对抗愚昧,以理性抵制极端,以包容消解偏见,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军工英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科生郝佳慧

作为大学生走进七三一博物馆,展厅里的实物、影像资料将那段黑暗历史具象化。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让我深感震撼与悲愤,也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我们肩负着传承历史记忆的责任,要用知识武装自己,以青春之力守护和平,让这段历史永远成为警示世人的明镜。

 ————“军工英才”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本科生刘文博

走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眼前的罪证实物与影像令人战栗。日军拿活人做细菌实验、残忍活体解剖,累累暴行罄竹难书。这段历史是民族之痛,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作为国人,定当铭记历史,奋发图强,绝不让悲剧重演。

 ————“军工英才”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本科生孙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