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活动  研究生支教团

君来无声,君去有语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支团支教感悟

发布者:启航大学生传媒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22    浏览次数:2628

罗子沟镇中心小学队员李长浩:

我仍旧记得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的感受,天高云阔,群山环绕,街边的狗安闲的散步,像极了世外桃源。

我仍旧记得第一次走进课堂时的感觉,热情洋溢,聚精会神,学生们那炙热的目光,似乎要融化了我。

我仍旧记得第一次回到家中时的感悟,心有所念,回味无穷,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都想分享给学生。

教书会上瘾,当老师会有后遗症。

我热爱学生求知的眼神,唯有全情投入的付出才不会辜负。我也变得“多管闲事”,看到爱调皮捣蛋的孩子,总要唠叨一番;到了喧哗的场所,总想大喊一声“都安静一点!”。成为了教师,才理解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也会深深的爱上教师的感觉。

这里不是仙境,但我却把这里视为仙境。

我热爱这里,并不是因为这里生活条件优越,而恰恰相反。刚来到这里时,由于自来水锈迹很大,根本无法用来洗脸刷牙洗衣服,每天都要买水生活,每天拎着十公斤重的水上楼,倒是也锻炼了体力。山区里的温差很大,冬天时屋里可能只有十三四度,早晨走出被窝成为了每天最艰难的一步,可是看到外面被白雪装点的山峰,内心的激动又会被点燃。周末节日的时候,宿舍里空荡荡的,就剩下了我们的队员,本计划着睡到自然醒,却又被自己的生物钟早早的摇醒,排遣孤独寂寞的最好方式就是专心的备课写教案,偶尔想到哪个学生有意思的举动,也会突然轻笑一声,孤独应该会被我吓跑吧。

    直到现在,我仍然深爱这里的一切。无论是清晨萦绕山间的薄雾,还是傍晚红瓦上升起的渺渺炊烟,每天都可以发现新的惊喜与感动。我来到这里,感受这里,热爱这里,一年光阴,山高水长,长路漫漫,回忆作伴。

 

罗子沟镇中心小学队员徐浩淞:

转眼间,一年的执教生涯已经走到了最后一程,回想第一次踏上这片热土,仿佛一切还历历在目。那时的生涩,那时的紧张,那时的不知所措,在我写下这些字的同时,都成为了嘴角的微微上扬,成为了内心中无法抹去的甜蜜回忆。

还记得来到学校的最后一段路程,我们还在不停地想象着,即将到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即将面对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即将经历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而这一切,都在我成为罗子沟镇中心小学校信息技术课老师的那一刹那,有了甜蜜的答案。

接手信息技术课,可能是我所面对最有挑战的事情之一了。看到那些即将面临淘汰的计算机设备,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而我的支教生涯,也从计算机的维护开始了。更换系统、安装电教软件、配备维修硬件,这些看起来并不算复杂的操作,如果乘以四十,便成为了巨大的工作量。在完成所有设备的维护后,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成为了一大难题。由于教材的缺失,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由我一人决定,作为一个工科男的我,也开始自主研究教案的设计以及教师必备材料的撰写。

当然,一切事情中最重要的还是如何面对孩子们。对于他们而言,我的出现带来的更多是好奇和新鲜感,而我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好奇和新鲜感带到课堂,让孩子们凭着这份好奇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大山之外的一切。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是幸福的,每天面对这样一却可爱的孩子们就足以成为生活的动力和乐趣,这些乐趣,也会成为无法忘怀的过往。

用一年不多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只有你经历了,才会体会这句话更深层的意义。从一名工科宅男,到一位合格的小学教师,这其中的历练,其中的变化,其中的感悟,我想如果有来生,也同样不会随时光流逝。

 

春阳镇民族联合小学队员李洪坤:

光阴匆匆,悄然地一年的支教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回首望去,那个刚刚踏入那片陌生土地忐忑不安又欢心雀跃的我已经慢慢的坚定了自己的目光,坚实了自己的步伐,怀揣着一颗滚烫的心,将自己揉入了那片土地。

这一年,我渐渐熟知了孩子们的学习水平,才发现孩子们对科技上认知的匮乏,于是我努力的充实自己的备课内容,带领孩子们了解星辰,了解大海,了解他们想知道却没人告诉他们的一切知识;带领着他们制作科技模型,参加机器人拼接比赛,组织参与“启航行动,筑梦春阳”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科技,了解科技。我希望能激起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更加刻苦学习。

这一年,我去家访贫困儿童,他们或是父母身患病症,或是身有残疾,或是离异,或是去世,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只靠政府和社会的补助、资助度日,生活艰难,可孩子们小小的身躯仍旧挺拔着,孩子们的眼神里满满都是希望和求知的光芒,他们懂事的样子是多么让人心疼,也让我知道,我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了,我们支教团一起联系我们的母校,为孩子们募捐钱款,远方的哥哥姐姐,也寄来了暖心鼓励的信件,我们也联系着社会上的爱心组织和人士,尽可能的找机会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改善生活环境。

“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我在延边,我的故乡在这里,我把我一颗赤子之心放在这里,我希望她能更好,我希望她因为我的存在变得更好,我希望我的汗水融入土地,土地能长出嫩芽,嫩芽长高成树,树会开花,结出果实。我相信一届又一届的支教团成员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故乡,洒下他们青春的汗水,只为这个第二故乡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春阳镇民族联合小学队员吴新雨:

支教生活已近尾声,这近一年来收获颇多感受颇多。

于2017年8月来到了支教地—汪清县春阳镇民族联合小学。还清楚地记得初进学校的感受,原以为学校的条件应该比较艰苦,但恰恰相反,这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体育馆-风雨操场、标准化的食堂,特别是有冲水马桶,一切都比想象中的好的多。我本身就是一个农村孩子,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冬天的时候每个教室都支一个火炉,需要同学们自己烧火取暖。直到上三年级的时候才盖了新的学校,每个教室都装了暖气,不用自己烧火了。比起我小的时候,现在的教学硬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都得益于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

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情景,我既兴奋又紧张,孩子们很可爱,他们很认真地听讲,不时地举手提问,课堂氛围很好,我收获了很多,孩子们也学到了知识,一节课下来,嗓子有些不舒服,腿也有些酸,但是觉得内心很满足也很充实,彰显了自己的价值。每次下课的时候,孩子们会围着我问这问那,对科技知识充满好奇,我都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进行解答直到孩子们听懂为止,对于有些问题也会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己水平有限,不能解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只希望为他们打开知识之窗,激发探索的愿望。

在支教地饮用水是一个问题,不但缺水而且水质不好,水有些发黄,我们三个人需要走到2公里外去打泉水,每周去二次,基本解决了饮水问题。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牙齿变黄了,可能和那块的水有关,也算是支教生活留下的独特印记了。这学期学校安装了净水器,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打水也成为了历史。

在支教剩余的时光中及以后的生活中,还会继续多参加公益活动,同时也要努力学习,提高服务他人的本领。青春因奉献而精彩,青春无悔。

 

春阳镇民族联合小学队员夏启:

经过十年的成长与蜕变,如今的我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支教老师的身份再踏入小学校园,在最美的年纪遇到了最可爱的小孩们,与他们相伴,教授他们知识,呵护他们的成长。

在延边州遍地稻穗金黄的季节里,来到这里,这一年获得满满收获。

伴着8月习习秋风,我们抵达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的春阳镇民族联合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从编写学期教学计划,到编写近期教案,制作教学PPT,我们就这样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最难忘的声音是在开学的清晨,行走在路上,那第一声的“老师好”,就是那样一声“老师好”足以镌刻终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选择支教是正确的,不留遗憾的。选择支教想的只是为孩子们带去一扇窗,希望他们能通过我看到更大更多彩的世界,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从此努力汲取知识的营养,长成参天的栋梁。

在延边州遍地白雪皑皑的季节里,扎根这里,这一年克服重重困难。

春阳镇民族联合小学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与特长,开设了有书法、绘画、微机、科技、音乐、各类球类活动的乡村少年宫,我也有幸成为了一名乡村少年宫的辅导员,把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集合到一个班,才让我体会到了自己曾经也是那么让人不省心。每当到孩子们分组进行动手制作的时候,我总是默默关上了门窗,想要用那门那窗阻止住孩子们喧嚣,在教室内放飞孩子们激动的心情和千奇百怪的“创意”。临第一学期最后一堂少年宫,合影留念时孩子们的欢呼,争着吵着下学期还要选这课,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三言两语只是一年支教时光的简单故事,而这一年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支教体会,那些深刻的记忆,那些难忘的感动再多的文字也描述不尽,只能你来过,才懂。孩子们,很感激在最美的年纪遇到最可爱的你们。